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,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,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。 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九月节,露气寒冷,将凝结也。”露水凝结成霜,落叶逐渐变黄,深秋来临,天气转凉,由凉爽向寒冷过渡。寒露时节以后,日照见少,易口鼻干燥,气血弱,更应注意养生,否则疾病乘虚而入。尤其是这个季节最容易诱发呼吸系统、消化系统的疾病,应注意天气变化,预防感冒等。 养生:养阴防燥、润肺生津、健脾益胃。 饮食: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。饮食则应吃当季的水果蔬菜,马蹄,梨,山药等。适当多吃些甘、淡滋润的食品,既可补脾胃,又能养肺润肠,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。如:梨、柿、香蕉;胡萝卜、冬瓜、番茄、莲藕、银耳;豆类、菌类、海带、紫菜;芝麻、核桃、牛奶、百合、沙参等等。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、莲子、山药、鸭、鱼、肉等食品。年老胃弱者,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,如百合莲子粥、银耳冰糖糯米粥、杏仁川贝糯米粥、黑芝麻粥等。此外,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,少吃辛辣刺激、香燥、熏烤等类食物,这对护肝益肺是大有好处的。 起居:早睡早起,顺应节气,分时调养,确保健康。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》明确指出:“秋三月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。” 穿衣:春捂秋冻的“秋冬”可不是冷了也不添衣服,我们要随着天气转凉逐渐增添衣服,但添衣不要太多、太快。 足部:常言道:“白露身不露,寒露脚不露。”寒露过后,气温逐渐降低,不宜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,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,以防“寒从足生”。每天晚上可用热水泡脚,可使足部的血管扩张、血流加快,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,减少下肢酸痛发生,缓解疲劳。研究发现,脚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,一旦脚部受凉,就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,纤毛运动减弱,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。因此,足部保暖格外重要。泡脚胜过吃补药,既能调整脏腑功能,又能增强体质。 推荐食谱: 1.红萝卜无花果煲生鱼汤:润燥、补益、生津 2.太子参麦冬雪梨煲猪瘦肉汤:清燥润肺,益肺气、养肺阴 3.白菜蜜枣煲羊肺汤:滋肺养心、除烦顺气 4.红枣花生山药粥:健脾和胃、滋养调气,养脾补血,滋养容颜 5.椰子淮山杞子煲鸡鲍鱼汤:补肾健脑、补血养神、滋润肌肤 6.西芹南瓜炒百合:润肺去燥、止咳化痰、健脾养胃、降血压 7.山药栗子粥:健脾补肾、和胃理肠之效,既治腰痛,又止腹泻 8.石榴汁:抗氧化。以色列研究所证实,每天饮用100毫升石榴汁,连续饮用两周,可将氧化过程减缓40%,并可减少已沉积的氧化胆固醇。 9.菊花酒:长寿酒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、酒曲酿制而成,古称“长寿酒”,其味清凉甜美,有养肝、明目、健脑、延缓衰老等功效。 10.柿子果酱:柿子甜腻可口,营养丰富,含有丰富的蔗糖、葡萄糖、果糖、蛋白质、胡萝卜素、维生素C、瓜氨酸、碘、钙、磷、铁、锌。所含维生素和糖分非常高,尤其是维生素c比一般水果高1—2倍。生柿子能清热解毒,是降压止血的良药,对治疗高血压、痔疮出血、便秘有良好的疗效。 材料:成熟柿子600公克,麦芽糖150公克,细砂糖100公克,柠檬1.5个,水100cc。 做法:柠檬洗净榨出果汁备用;柿子剥皮后切成块状备用;切好的柿子果肉放入耐酸的锅子中,先加入水及柠檬汁用中火煮滚,再转成小火并加入麦芽糖继续熬煮,熬煮时必须用木杓不停地搅拌;待麦芽糖完全溶化后便可加入细砂糖,继续拌煮至酱汁呈浓稠状即可。